出發 : 10月31日晚上(香港)
一行54位成員連同親友在辦理櫃台拍照留念 |
 |
落機 : 瑞士蘇黎世機場
13小時直航機,早上6:10抵達,穿著制服步出機場 |
 |
第一日(1/11) |
|
|
|
早上7:35開車離開蘇黎世機場往德國進發,約一小時後到達瑞士及德國邊境,圖中我們身在德國,車尾方向是瑞士 |
 |
我們住的酒店(黃色) - Central Hotel(三星級)
,位於"VS"的"S" - Schwenningen, 我覺得是家庭式作業,普遍不錯,不過大堂較細,放了行李便企不下人 |
 |
酒店頂樓(4樓、斜屋頂)望出街景,中午時,我們在對面餐廳吃餐,圖左下角位置 |
 |
午餐前譚先生帶大家到酒店附近走走熟悉周圍環境
我身後是一間博物館 |
 |
下午天氣很好,當地火車站,班次沒有香港的密,大家都走出路軌影相,原來火車來時無聲無色,一般只得一至兩卡車,似香港輕鐵 |
 |
準備乘火車到鄰鎮Villingen遊覽,車費EUR1.60,成HK$15.00呀,兩個站咋! |
 |
買火車票只可以靠自動售票機,沒有其他售票員
隨團攝影師Amos努力了解如何售票及如何可以買到多張票,不需要每張入錢買 |
 |
車票是貴,不過又舒適喎,二等車廂等如我們的頭等
我、劉振邦、何永泰火車內合照 |
 |
Villingen火車站外面,準備入舊城參觀
有部份成員留在酒店繼續練習,一部份成員在比賽前先輕鬆旅遊 |
 |
經過小河在小橋上拍下 |
 |
氣候進入秋冬季樹葉已經轉色,十分美麗,留意樹下有兩位老人,其中一位已有九十多歲 |
 |
在舊城內主街拍照留念,這是當地的"購物街",感覺非常優閒 |
 |
Cathedral 'Unserer Lieben
Frau' - 建於13世紀的教堂,是當地一個著名地標 |
 |
教堂側面的兩頁銅門,非常重,是出入地方,門上刻有聖經故事 |
 |
在城外四處都有樹木圍繞,在這季節便會黃葉滿地 |
 |
城內比較熱鬧,除了商店亦有不少食店 |
 |
晚上在酒店晚餐,安排食自助餐及慶祝其中四位成員在這個旅程期間生日
晚餐包括地道德國菜及黑森林蛋糕,食物豐富及好味 |
~~ ~~ ~~ |
由於計畫上預早一天到, 所以第一天行程活動似德國旅遊多於參加世界口琴節,第二天正式投入口琴活動 |
~~ ~~ ~~ |
第二日(2/11) |
|
|
|
一早便乘專巴到第一個正式與口琴有關的地點"和來口琴廠"(Hohner),由口琴廠安排入內參觀口琴及口手風琴製作,參觀前在廠前大合照 |
 |
Hohner口琴廠是世界第一間製造口琴的工廠,建立於1857年,所以Trossingen
被譽為口琴之鄉; 目前見到的是新廠址,屋頂上有一個大標誌 |
 |
參觀完口琴廠之後便立即前往口琴節主會場 - Trossingen
Concert Hall, 之當地最大的演出場地,開幕禮、表演晚會及閉幕頒獎禮都在此舉行。門外貼滿大會宣傳海報 |
 |
穿過大門便到達會場大堂(要下幾級樓梯),這裡備有檯椅方便訪客休息、吃餐、交流等等,最遠處是買食物的,我只幫襯過飲品,未吃過餐,聽講這裡的食物味道......好...... |
 |
大堂側邊發現Mark Chan及何永泰在上一屆(2001年)的相片作"招牌" |
 |
樓上是展覽場館,有"一些"口琴展品及攤檔;圖中黃色櫃入面是一件中國樂器"笙",是簧片樂器的始祖;另外請注意左下方的"紅白藍袋",是香港帶去的"香港特產" |
 |
展覽場館有口琴及樂譜賣,手上的是今次半音階口琴獨奏比賽指定曲。我今次大有砍穫,不過同時亦被砍至荷包重傷 |
 |
下午到當地音樂學院練習,這裡有正式口琴課程的
GOOD "鋪士" |
 |
穿著第二款隊衣在門外拍攝大合照 |
 |
音樂學院有很多不同大小房間,大會安排給參賽者使用,我們三重奏在一間小房練習 |
 |
開幕禮是晚會形式舉行,分三部份 - 第一部份是名人演講及"Hohner之聲"樂隊表演,樂隊女琴手穿上紅色衣服十分搶鏡 |
 |
2005世界口琴節、世界口琴協會(FIH)主席 -
Gerhard Muller演講 |
 |
第二部份是 - 晚餐,自助形式,在音樂廳門外,同時間有口琴高手在小舞台演奏,他們是Mark
Breitfelder & Georg Schroeter 及 The Harmonica Hotshots (Al and Judy
Smith) |
~~ ~~ ~~ |
第三部份繼續音樂會;由於明天開始比賽,而且我更是上午第一場比賽的,所以快快吃罷食物便與口琴音樂中心的幾位趕搭回Schwenningen火車,當我們到達火車站之後,便見到很多香港其他成員亦勿勿趕到搭火車回程;火車第一程全線只有一個站,下車後在原本月台等另一班火車回去 |
* 大家在火車上買車票,由於不熟識售票機使用,買得很慢,直至下車仍有很多人未買到票,慳番 |
第三日(3/11) |
|
|
|
複音口琴獨奏及口琴三重奏比賽場地 - Evang.
Gemeindehaus (教堂) |
 |
上午第一場是複音口琴獨奏比賽.今次比賽我要用8枝口琴,腳架及布都是自備的 |
 |
穿上中國款"戰衣"於比賽前在台上拍照留念 |
 |
我的比賽曲目是中國樂曲"苗嶺的早晨" |
 |
吹奏中換口琴時情況
上午比賽完後到教堂斜對面酒店餐廳午餐,餐廳上餐很慢,時間十分趕 |
 |
下午同一地點是口琴三重奏比賽,我吹和弦口琴,何永泰吹主音,司徒活雄吹低音口琴,由於沒有咪用,所以大部參賽者都走下台在評判前吹奏,十分搏命 |
 |
吹奏時情況
|
 |
口琴三重奏冠軍組合,是香港自己友 - 黃志榮、許景霖及馮紫盈 |
 |
口琴三重奏比賽完後便往另一場地 Kesselhaus
看藍調口琴比賽,這場地很特別,原本是一所發電廠,現改為表演場地,我站著的地方可以喝啤酒,後面是酒吧,側邊有口琴及相關CD及物品出售 |
 |
在Kesselhaus場地外的後面有Hohner口琴廠創辦人Mr.
Matth. Hohner的石像 |
 |
Kesselhaus 對面的建築物 |
 |
Trossingen 的街道,很地道的小鎮風情,加上天色良好,構成美麗景色 |
 |
晚上是"Ladies' night"口琴音樂會,其中一部份是來自以色列的"Adler
Trio" - 表演口琴三重奏 |
 |
德國的Kathrin Gass聯同鋼琴手、大提琴手及單簧管手演出,主要是演奏一些較新派的口琴音樂 |
 |
來自荷蘭的Hermine Deurloo配合結他演奏Jazz口琴音樂 |
 |
當晚演出時間很長,約11時之後才完,今次大家一齊乘搭專巴返酒店
又要準備另一日比賽 |
|
第四日(4/11) |
|
|
|
一早又到達另一場地Kath. Gemeindehaus
教堂參加小合奏比賽,我們四重奏是第二隊出賽 |
 |
德國本地的參賽隊伍 - Six Harmonix,由於有一位隊員病了不參加,所以只有5人,
但是仍然可得到此組賽事第一名 |
 |
得第二名的奧地利組合 - Mundharmonika
Quintett Butterfly |
 |
比賽完結後與評判合照,左起 : D.Adler, R.Janssen,
Z.Zgraja |
 |
鏡頭一轉,已經去到另一比賽場地,又是Evang. Gemeindehaus
(教堂), 半音階口琴獨奏比賽(成人組), 香港四位高手(站著左起) 潘倩敏、歐俊樂、許景霖、黃志榮及坐著的"鋼琴超人"陳錫麟 |
 |
我到場時比賽已經過了一半,圖中是歐俊樂比賽中,結果他在此項賽事得第三名 |
 |
上午比賽完成, 下午沒有其他賽事, 可以在酒店慢慢品嚐午餐 |
 |
酒店餐廳內何永泰遇到一位挪威琴友,是Sigmund
Groven的好友
餐廳環境舒適而且食物美味, 好正!!! |
 |
午餐後司徒等去參加Open class比賽,我和Grace去口琴博物館參觀,
在酒店餐廳及剛才比賽場地不遠, 行一陣便到,外面看是普通屋一間, 只多了一個招牌 |
 |
入到博物館後便立即見到有幾層樓高的"口琴塔",是經過多年由很多人放下口琴積累而成,你亦可以走上最頂部放入一些不用或者壞的口琴 |
 |
口琴博物館當然少不了一些口琴給遊人把玩,有幾個"試琴機"給試試口琴聲 |
 |
有各式各樣不同年期種類口琴,圖中有小號口琴 |
 |
手風琴也是和來(Hohner)口琴廠的主要生產樂器 |
 |
咁大個手風琴點樣演奏呢? |
 |
館中有展出很舊的照片,上圖是中國"中華口琴會"於1933年大合照,
下圖是"費城口琴隊"攝於1929年 |
 |
放大"中華口琴會"橫額部份 |
 |
黃昏時到音樂學院練習大合奏, 之後坐車回酒店,晚餐後又在酒店餐廳練大合奏,
準備明早大合奏比賽 |
|
|
|
第五日(5/11) |
|
|
|
一早在酒店吃早餐後立即在餐廳練習大合奏,之後前往比賽場地;
到達會場已經見到奧地利的參賽隊伍正在準備中,他們有成五十多人,是最多人數的大合奏比賽隊伍 |
 |
我國香港口琴協會口琴室樂團是第二隊出賽,圖中是準備開始時 |
 |
公開組大合奏之後是學校組大合奏比賽,香港口琴協會青少年口琴樂隊奏出中 |
 |
比賽後香港口琴音樂中心成員在會場拍攝留念 |
 |
中午往Concert hall 為晚上的"World
Harmonica Gale"表演進行彩排, 我在台上留影 |
 |
在場外遇上複音口琴大師齋滕壽孝先生,與精通日語的陳樹強合照留念 |
 |
下午在快餐廳吃午餐,一份餐大約5-7 EURO, 幾貴,
不過份量不少 |
 |
午餐後原本想去Martin-Luther 教堂看英皇五重奏、和谷泰符及
Ulrich Muller-FroB表演,可惜座位一早爆滿; 在教堂四周的房屋景色不錯 |
 |
這小鎮仍然會用柴生火 |
 |
晚上表演前有時間便到超級市場買些朱古力作手信, 還買了莎樂美腸... |
 |
第六日(6/11) |
|
|
|
又係一早出發往會場參加閉幕及頒獎禮, 譚Sir煦例每朝講當天行程事項,今次仲有唱歌為各人打氣 |
 |
會場安排口琴樂隊表演,由當地年青口琴手組成,開幕及每頒發兩三個獎項之間時間便會演奏,
選曲很好,幫助舒緩當時過於興奮情緒 |
 |
複音口琴獨奏是第一個頒發獎項, 我在此組得第7名,
成績滿意 , 由Mr. Winfried Czilwa 手上接過証書 |
 |
在口琴三重奏項目,我們的組合得第5名 |
 |
口琴大合奏公開組, 香港得第1名, 由會長何百昌、團長李常福及口琴協會秘書譚Sir一同上台領獎 |
 |
會長何百昌接獎後振臂高呼,非常興奮 |
 |
口琴大合奏學生組, 香港亦得第1名, 差不多所有前往德國參賽的香港口琴樂手全部都是世界口琴冠軍 |
 |
我都接過獎來拍照, 原來所有獎都是一樣的,沒有分項目及冠亞季軍,好處是不會頒錯獎 |
 |
所有得獎者在台上合照 |
 |
我們四重奏在音樂廳外拍照留念, 成績不錯, 得第6名 |
 |
全體香港代表團成員包括家屬在音樂廳外拿著獎項拍照,
大會攝影師亦有拍攝, 可能在下一屆世界口琴節(2009)會場見到我們的 大合照 |
 |
我及Grace在場外與FIH 主席 Mr. Gerhard
Muller 合照 |
 |
之後乘旅遊巴回酒店收拾行李, 然後到酒店附近的中國餐館吃中式午飯 |
~~~~~~ |
午餐後便乘車前往機場, 有部份成員回香港, 有部份成員繼續往維也納旅遊多兩天 |
~~~~~ |
下一屆世界口琴節將在2009年於同一地點(Trossingen)舉行 |
|
|
|